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胜利油田落实“重规范讲风范做示范”系列报道之一

       编者按

       今年初,集团公司年度工作会议结束后不久,戴厚良总经理到胜利油田调研,要求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组的决策部署上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提高站位、找准定位,继承老一辈石油人的光荣传统,从华八井再出发,重规范、讲风范、做示范,努力在上游扭亏脱困中走在前、在老油田高质量发展中做表率,不断取得从创业走向创新、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新业绩。从今日起,本报刊发胜利油田瞄准新目标,展现新作为,积极落实“重规范讲风范做示范”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徐永国  杨 辉

       “建成87个采油管理区,改造油井18773口、水井5877口、站库320座,覆盖率达75%。”在5月8日的“四化”(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标准化采购、信息化提升)建设推进会上,胜利油田公布这样一组数据。这是胜利油田主动拥抱数字革命,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推动老油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

       改革,胜利油田从未停步。2月6日至7日,戴厚良总经理到胜利油田调研,提出“胜利油田作为中国石化最大的企业,大要有大的样子,要重规范、讲风范、做示范”的要求后,胜利油田进一步加快改革步伐,迅速调整航向,重整行装再出发。

       他们聚焦“效益稳产2300万吨,在胜利油价60美元/桶条件下,实现利润80亿至100亿元”的目标,确保在扭亏脱困上做表率,在全面可持续发展上做表率,在打造世界一流上做表率。

       建成21个新型采油管理区,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精”,人均劳效大幅提升

       103口油水井,需要多少名员工管理?在传统生产组织管理模式下,胜利采油厂管理五区注采504站有50多人,可如今只有11人。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少了40多人的情况下,油水井各项指标不断向好。这在站长于培晓看来,得益于新型采油管理区建设。

       以往对采油单位而言,要有完善的注采输系统,以及齐全的维修、护卫、综合等后勤辅助单位,俗称“大而全”“小而全”。通过“四化”建设手段,取消采油队,压减管理层级,剥离集输、维修、护卫等基层单位,让管理区更加集中精力专注于注采业务。这是做实油藏经营责任主体地位、深化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像这样的采油管理区,胜利油田已建成21个,用工量显著减少,人均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

       尽管见到明显成效,但与真正的油公司建设目标还相距很远。他们紧紧围绕油气勘探开发核心业务,对采油厂和管理区的职能、流程进行重新调整,用油藏经营管理的思想理念全力构建现代油公司经营管理模式。

       4月24日,胜利油田召开新型采油管理区建设推进会,强化《新型采油管理区规范建设管理大纲(试行)》贯彻执行,进一步让各级管理层明白理解油公司建设的理想状态,以及该如何做。

       同时,他们大力实施专业化调整,加速“四供一业”及其他办社会职能分离移交等工作,在各领域综合施策、推进改革,充分激发员工队伍活力。

       搭建三大平台,提高资源流动效率,把富余人员变成创效财富

       从50多人优化到11人,既让一线管理层高兴,也让他们发愁。高兴的是推广“四化”建设和新型管理区,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愁的是优化出的大量人员怎么办。

       为了把富余人员变成创效财富,胜利油田全面深化改革,通过搭建人员、资产、外委业务三大平台,全面提高资源的流动效率和使用效益,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以人力资源一体化统筹配置平台为例。该平台晒出油田内外部市场人力资源需求信息和各单位人力资源供给信息,为员工寻找走出去、动起来的舞台。同时,油田承担这些员工的基本薪酬,解除了输出单位的后顾之忧。

       数据显示,通过一线员工流动、内外部业务承揽及实施提前退休、短期离岗等措施,2017年胜利油田清退外包用工4164人、减少外包费用1.45亿元;今年前5个月,累计盘活用工“动起来”6209人、外闯市场“走出去”10966人、员工自愿“退下来”10520人。这两万多人迅速成为社会劳动力市场上的“香饽饽”。

       在推进“轻资产、轻量化”运营上,油田通过全面放开土地、房屋、车辆、设备等资产流动,完成油公司“一县一企一管理”体制调整,压减法人企业8户,调剂盘活资产3736项、清退土地1.49万亩,节约投资7.42亿元。同时,坚持自己的活儿自己干,减少自营、自修业务外委,外委项目优先由内部单位承揽,降低外委费用1.57亿元。

       建设“1+2+2”考核体系,一切向价值创造聚焦,激励更多人走出去拓市创效

       今年初,石泉清走上胜利油田勘探成果奖励大会领奖台后,他的名字迅速被大家记住。身为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技术人员,石泉清的出名与胜利人耳熟能详的“1+2+2”关系密切。

       “1+2+2”是胜利油田的考核体系,即1个油田绩效考核办法,经营业绩和风险管控责任两个考核细则,人力资源和存量资产优化配置两个指导意见。油田通过这一考核体系,突出价值引领和效益导向,把个人收入与企业效益紧密联系起来,打破“人均奖励”概念,引导干部员工“一切工作向价值创造聚焦、一切资源向价值创造流动”,激发了各层级内挖潜力、外闯市场、多创效益的热情和干劲。

       如今,油田干部员工从“算效益账、干效益活儿、产效益油”向“算清效益账、多干效益活儿、多产效益油”转变,有效遏制低油价以来油气产量下滑的态势。2017年,油田新增经济可采储量2532万吨、替代率110%。今年以来,油田不断完善考核激励机制,组建由各类专家任组长的8个勘探攻关项目组和7个开发工程项目组,做优做强主业,着力破解瓶颈问题,确保实现规模效益稳产。

       严格考核激励更多人走出去创效。今年以来,油田员工“走出去”外闯市场近万人,签订合同额8亿元。

信息来源:中国石化报
2018-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