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孤岛采油厂差异化注采让老区块持续稳产

本报讯 记者于 佳 通讯员 李超君 刘雪松报道:12月12日,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低液低效井中23-斜535井再次焕发生机,连续300多天日产油稳定在6.6吨,累计增油1648吨。

该井所在的中二北馆3-4区块,是原本计划注聚5年的老区块,至今已注聚长达18年,累计增油187.88万吨。技术人员认为,不断深化对剩余油分布规律的认识、采取相应的注采调整,是该区块能够连续保持稳产的关键。

该区块于20世纪70年代投入开发,通过采取控水稳油、水井调剖、长停井治理等措施,年产油稳定在10万吨。随着地层能量逐渐下降,2005年,孤岛采油厂开始对该区块实施注聚开发,往地层注入聚合物,提高油藏采收率。

然而经过一年注聚,没有见到任何效果。技术人员重新摸排分析区块内油水井,编制大型聚合物综合治理调整方案。直到2007年,注聚工艺唤醒了沉睡的区块,日产油由276吨上升至828吨,含水率由96.1%降至88.2%。2019年,该区块因产量递减、含水上升,开发难度再次增大。

技术人员发现,该区块井网30年未变,长期固定开发流线造成局部井的聚合物在地下发生窜流,导致有的井“撑死”,有的井“渴死”。

孤岛采油厂地质研究所开发二室主任张亚男介绍,原有的思路和方式不足以支撑持续高产,还需另辟蹊径,让每一口井都“吃好水、出上力”。

他们打破惯性思维,深化“化学驱流场调整的开发技术”研究,一方面结合油藏条件实施差异化注采调整,探索将点、线、面局部调整转换为整体井网优化,把面积井网优化为行列式井网,通过小水渠改道、调整水量和走向等手段,解决注水不均衡问题,让井网“活”起来,使储量“动”起来。

技术人员还采用定向大修、扶长停、侧钻等低成本技术,让老井焕发生机。通过在中31-414井创新应用定向大修井筒重建技术,使日产油达到10吨。同时,他们还对油藏开发的主力层进行优化调整,构建起一套全新的开发流线井网。如今,该区块含水控制在88.5%,提高采收率11.82%,成为孤岛化学驱的“长寿”明星。

信息来源:中国石化报
2022-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