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汽专业化改革支撑油气增产

刘 彤 陆 雪 廖 龙

临近春节,年味更浓。在胜利油田注汽技术服务中心现河注汽项目部草桥生产区域,50岁的站长韩玉海,有条不紊地完成启炉前的最后一次检查。这是他们班站今年注汽的第一口井。

随着胜利油田专业化改革推进,2018年,韩玉海所在的注汽技术服务中心成立,将原来分散在各个采油厂的注汽队伍整合到一起。注汽队伍与采油厂从“一母同胞”变成“甲乙双方”,打开信息沟通、人才互补、经验共享通道的同时,破解了没有竞争机制、考核标准不一的难题,生产运行模式、技术创新方向、成本经营理念发生了改变。成立3年多来,通过不断革新技术、加强攻关、优化管理,注汽质量大幅提升,现场安全更有保障,业务订单纷至沓来。截至今年1月25日,平均注汽干度升至83.2%,提高了7个百分点,为油田节约大量注汽成本。

“中心刚刚组建时,很多人怕专业化。怕什么,怕没汽注!”韩玉海说。专业化改革之初,经过对标先进提升管理,各注汽队伍凭借过硬质量和优质服务挣来了更多订单。然而,改革实践总是与新的矛盾问题相伴而行,注汽质量提升、稠油热采效果更好,客观上也导致注汽需求萎缩,给完成生产经营任务、保障员工收入带来巨大压力。

为了破解稠油开发效果和注汽效益之间的矛盾,注汽技术服务中心厘清质量与发展、局部与全局的关系,聚焦突破油藏效益开发技术瓶颈,针对稠油开发制输汽成本高、热效率低的难题,抓住提高蒸汽干度和提效这个关键点,积极开展锅炉改造,实现利用常规水制高干度蒸汽,构建了“高效制汽、低损输汽、绿色注入”三大技术系列,形成专业化提质提速提效核心技术优势,有效支撑了油藏效益开发,得到开发单位高度认可,注汽订单纷至沓来。

不仅如此,清洁生产的变革也在推进。就拿韩玉海所在项目部来说,2020年有3台烟气不达标锅炉被强制退出运行,加装好烟气外循环、更新完低氮燃烧器后才重返战场;同年还实现了胜利油田第一例锅炉烟气辅助蒸汽提高稠油热采技术应用,到现在已经应用11井次,累计向地下注入烟气152万标准立方米,阶段措施增油3200吨,既提升了注汽经济效益,又实现了烟气不外排。

让韩玉海忍不住竖起拇指的还有设备渐进式提升工程。过去,受场地、设备多而杂等限制,即便相隔不过1000米,搬家也要往返好多次。每次锅炉搬迁都是注汽站的大事儿,需要集全站之力——男员工拆卸搬抬,女员工擦收捆包。

注汽技术服务中心专业化整合后,资源共享、技术共享、服务对象共享,具备了以前没有的优势。他们利用优势,开展设备渐进式提升,以设备本质安全、风险消除和降级为目标,按照电力、给水、燃气等六大系统13个子系统,完成设备渐进式提升,实现风险全面受控。韩玉海所在项目部先后完成注汽锅炉烟囱自动升降装置、尾部移位装置等革新,一年减少登高作业800余次、吊装作业980余次。“那时候真是‘闻迁色变’,哪能想到,现在四五个小时就能搬完家,甚至当天就能启炉。”注汽中心副经理武八锁感慨不已。

更让韩玉海开心的是,中心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野外生活工作条件有了极大改善,住进了新式板房,能做饭、有空调,而且用上了移动式环保厕所,这让早已习惯野外艰苦工作环境的韩玉海,幸福指数直线提高。

不仅韩玉海,如今越来越多员工打心底认同这项事业,种种变化都在说明一个事实——深入推进专业化改革是注汽中心的未来。更何况,“注汽+”生产模式、CCUS技术应用越来越多,打造支撑勘探开发和油藏经营技术服务提供商、油气增产服务商的发展窗口期已经到来。

信息来源:中国石化报
2022-01-27